新聞資訊
News
近年來,隨著小分子藥物研發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布局的企業也越來越多樣化。AI藥物研發能夠給新藥研發帶來降本增效的希望,近期,藥企與人工智能藥物研發企業合作的消息不斷傳來。
例如,近日,致力于研發和商業化創新腫瘤療法的生物制藥公司德琪醫藥,宣布與AI藥物研發公司德睿智藥達成長期戰略合作,共同推進小分子抗腫瘤藥first-in-class的研發。目前,德琪醫藥擁有13款在研產品,其中5款產品擁有包括大中華市場在內的亞太權益,8款產品具有全球權益。
據悉,德睿智藥將使用其特有的一站式AI藥物研發平臺Molecule Pro 和分子動力學平臺Molecule Dance ,輔助德琪醫藥設計并獲得更多具有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潛力的候選藥物,提高德琪醫藥當前藥物研發效率與成功率,為患者提供突破性的治療方案,滿足更多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截至目前,德睿智藥已經對德琪醫藥一款臨床前候選藥物研發作出了貢獻。
另外,人工智能藥物研發企業英矽智能近日也與多家藥企攜手推進小分子藥物研發。例如,8月5日,創新藥研發企業祐森健恒宣布與人工智能藥物研發企業英矽智能達成戰略合作。根據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聚焦癌癥、自身免疫類疾病等領域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結合英矽智能端到端人工智能藥物發現平臺的優勢與祐森健恒小分子創新藥物研發的經驗,探索全新靶點的發現和成藥性研究,針對難成藥靶點開展化合物篩選、設計與合成,加速推進小分子創新藥物的研發。
8月3日,西湖制藥也與英矽智能宣布達成戰略合作, 共同開發小分子創新藥物。根據協議,雙方將結合英矽智能端到端人工智能藥物研發平臺的優勢,進一步利用人工智能、計算機模擬和藥效關系學等跨學科分子設計手段,設計、合成并優化新型選擇性小分子抑制劑, 加速推進合作項目的臨床前和臨床研究。
據了解,英矽智能自2014年成立以來,構建了三款高效人工智能藥物研發平臺,專注并貫穿新藥研發的三大階段。包括:新靶點發現平臺PandaOmics、化合物設計和生成平臺Chemistry42、以及臨床試驗預測平臺InClinico。
與本土藥企相比,跨國藥企與 AI 平臺的合作案例更早。例如,2012 年,默沙東與 Numerate 公司合作研發心血管疾病的治療方法,后者主要是利用機器學習軟件研發關于神經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癥和阿爾茨海默氏癥),心血管疾病和腫瘤的新興治療方案,并致力于為開發小分子療法的企業提供藥物設計平臺;2017 年 6 月,武田藥業與 Numerate 公司合作,使用 Numerate 平臺開發腫瘤學、胃腸病學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小分子藥物。
業內認為,與傳統方法相比,人工智能可以更快地發現新的分子化合物或是新興的藥物靶點,從而加快藥物研發過程。同時,它還可以大大提高藥物開發的成功率。從企業的角度來講,人工智能技術的使用可以幫助企業簡化藥物開發工作,包括將大量的患者數據整合成容易消化的、確實的信息,大大地降低藥品成本和開發時間。
文章來源:制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