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News
近年來,隨著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推進、藥審改革持續深入以及國家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和使用常態化,醫藥行業集中度開始不斷提升。而受此影響,有越來越多藥企也開始相繼注銷藥品經營、生產許可證。
8月6日,有報道顯示,酉美醫藥因終止藥品經營,經企業申請,重慶市藥監局擬注銷其《藥品經營許可證》。同日,重慶市藥監局網站還顯示,國中醫藥的藥品生產許可證也被注銷。
今年以來,關于藥企注銷證書不干了的消息其實持續不斷。除重慶外,據了解,近一段時間廣東省也在頻繁發布《藥品經營許可證》注銷公告。近期,廣東省藥監局網站就通報稱,根據《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藥品經營許可證〉注銷的管理規定》,雷州市市場局已依法注銷雷州市北和鎮康寧藥店等136家企業《藥品經營許可證》。據不完全統計,短短幾個月內,該省已有數千家藥店銷證終止經營。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國內企業,跨國藥企注銷在華《藥品經營許可證》的也不在少數。6月,山西省藥械集中競價采購網發布一則通知就顯示: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的《藥品經營許可證》已注銷,將不再負責任何進口藥品代理和投標工作。3月,江蘇省藥監局也發公告稱,根據《行政許可法》、《藥品管理法》、《藥品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經百時美施貴寶(中國)醫藥有限公司書面申請,決定注銷百時美施貴寶(中國)醫藥有限公司的《藥品經營許可證》。
對此,業內分析認為,在近年來一系列醫改政策導致合規壓力加大、生產成本提升以及藥品降價成為常態的背景下,部分競爭激烈品種在加速退出市場的同時,不少小中型藥品生產企業也正在選擇轉型或退出。這其實是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帶來的影響,也將是藥企巨頭增厚成本優勢和品種豐富的過程。
從目前行業發展趨勢來看,業內認為,隨著兩票制、帶量采購、一致性評價等醫藥政策的持續實施,國內藥品的流通、銷售市場還將發生越來越多的變化。而在此背景下,這種藥企主動注銷藥品批文的大潮,在短時間內也將不會結束。預計受此影響,未來醫藥市場整合還將進一步加速。對于藥企和藥商要來說,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更好的持續發展下去,只能加速轉型并根據行業發展趨勢積極調整發展戰略。一旦不能積極適應和調整跟不上政策和行業的要求,就或將面臨被加速淘汰的局面。
文章來源:制藥網